“执义扬善曰怀。称人之善,慈仁短折曰怀。”
“短未六十,折未三十。”
根据这个解释,秦怀公大概是个善良的短命鬼。这个短命鬼呢,是被庶长朝与大臣围困自杀的。原因我们不清楚,把人杀了,给这这么好的谥号的不多。
秦怀公的太子叫昭子,虽然被立为太子,但是死的早。大臣们拥立昭子的儿子继位,这就是秦灵公。秦灵公是秦怀公的孙子。秦怀公算是早死,他孙子能有多大呢?大概率又是个娃娃。权力要么集中在后宫,要么集中在权臣,要么朝堂后宫大混战。
秦灵公六年,晋军在少梁筑城。说是晋国,其实是魏家。赵魏韩已经把晋国国君挤到犄角旮旯去了。
那时期,魏家的主事人是魏文侯。魏文侯曾经向孔子的学生子夏请教治国的方法,任用比较有名的李悝、吴起变法。
李悝是文臣,主要改变重要朝臣的世袭制,选贤任能,赏罚分明,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。魏文侯本身出身六卿家族,和赵韩两家分了晋,自然也不愿意手下也一代代积累势力,最后把他家族也架空。李悝的改革还重视发展农业,鼓励垦荒,当然垦出来的荒到一定时期后(很可能开荒前几年会免税或者减税)是要交税的,也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,最最少国内的粮食产量增加是有益于安定的。
武的方面,魏文侯任用吴起,搞得秦国不敢随便往东发展。这里的吴起就是后来在楚国变法被乱箭射死的那位。吴起出身卫国,先后在鲁国魏国楚国出仕。也是位有名的狠人。我们以后会单独讲他。
秦魏之争,旷日持久。两个大的邻国,哪怕一个灭国了,也会死灰复燃多少会反抗的。
秦灵公六年,魏军突然在河西地区的少梁修筑城池,秦国派兵进攻,打了两年拉锯战。
秦灵公八年,魏军击败秦军,再次在少梁筑城。秦军就沿着黄河修筑防御工事,阻止魏军西进,秦灵公八年派兵修补繁庞。秦灵公十三年,在籍姑筑城,继续对魏国采取守势。
秦灵公碰上魏文侯,节节败退,在位十三年后去世了。
秦灵公去世后,他的儿子秦献公没能继承国君的位置,大臣们拥立了秦灵公的叔叔,悼子,这就是秦简公。
说到秦献公没有顺利当成继承人的问题,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可能就是他年龄太小了,八九岁的样子。外有魏国步步逼近,以及北部外族的战争,国家也确实需要一个能作出决断的人来主持,所以大臣们选秦简公也不是不可以理解。秦献公流亡到了魏国。
秦简公的继位并不能阻挡魏国进攻的步伐,魏国继续大举进攻秦国,魏国上地郡郡守李悝在郑县大败秦军。第二年,魏文侯派太子击包围并占领了秦国的繁庞,迁出当地的居民。
秦简公五年,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,攻克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、元里并筑城。秦简公六年,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,一直打到郑县,攻克洛阴、郃阳并筑城。而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,沿河修建防御工事,并筑重泉城加以防守。至此,魏国全部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,并在此设立西河郡。由吴起担任首任郡守。
面对节节败退的局面,秦国只能鼓励武装保卫国家,秦简公六年,第一次允许官吏带剑,调动国民重视武力。
秦简公在位十六年去世,他的儿子秦惠公继位。秦惠公十二年,他的儿子出子出生。秦惠公十三年,秦国攻打蜀国,夺取了南郑。关于南郑这个地方,其实也是秦国蜀国争了几代人。反正历史上既归过蜀国,也归过秦国,谁强了,强调一下自己的主权领土完整,怂的时候悄不声的就过去了。
秦惠公期间,多次与魏国发生战争,互有胜负,总体还是败多胜少。秦惠公总共在位十三年,他去世后,两岁的儿子出子继位。
两岁的小孩子懂个屁的国家大事,朝政由太后,也就是出子的妈妈主持。小皇帝执政或者后宫执政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,就是重用宦官。
女人也好,孩子也好,住在深宫,最先最多接触的就是身边伺候的人。这些人又跟太后小皇帝亲密,出了事他们基本也活不了,所以站在同一战线。出子的母亲也一样,作为一位年龄不够大权威不足的女性,她很难正式接管到大臣的势力,能派出去的除了娘家人中的男性,也就是宦官了。宦官也是人,也有立场和野心,虽然有一部分是罚没的贵族,但他们真正接触的的国计民生有没多少,见识大部分浅薄,就是不浅薄,也没有多少可以指挥的动的能量。所以,很多大臣看不惯,干脆辞职不干了。
高层辞职不干,百姓议论纷纷,流亡在魏国的秦献公就想返回秦国。
秦献公及其随从来到郑县以东的边塞,守将右主然不让他们通过。秦献公被迫前往戎族之地,自焉氏塞由庶长(军队领袖)菌改迎立回国。出子的母亲派军队捉拿秦献公,但军队在行进途中发生哗变倒向秦献公。秦献公与哗变的军队到达秦国首都雍城,秦出子和母亲双双被杀,尸体被“沉之渊旁”。简单点说就是扔水边了,水来了没准给冲走了。
秦献公正式继位。因为秦国从秦厉共公时期开始,君臣关系就很紧张,出现很多君弱臣强,甚至以臣弑君的事情,所以,相比较,晋(赵魏韩,主要是富国强兵的魏国)又比秦国强大,夺了秦国黄河以西的很多地盘。这就是内乱加强敌,国家贫弱。秦献公接手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。
秦献公流亡的时候八九岁,秦简公在位十六年,秦惠公在位十三年,出子在位一年左右,算起来秦献公在外流浪了大约三十年。等他回国的时候,也大约四十岁了,是一个成熟的候选人了。
秦献公因为在外流亡,常年在魏国,看到了魏国的强大,也思索魏国强大的原因,回国之后,自然有一番作为。
秦献公元年,首先免除了随葬的陋习。虽然说一朝天子一朝臣,旧大臣里还是有很多适合管理国家的人才的,尤其对于一个连年打仗的国家,就算是小贵族、平民,哪怕奴隶,也是生命,是劳动力,也是战斗力。
秦献公二年,在栎阳筑城,目的是看能不能再往东边走走。东边是魏国,打仗的节奏。
秦献公四年正月庚寅,他的儿子秦孝公出生。至于秦献公流亡在外这么多年有没有别的孩子,我们就不清楚了,很可能不是大老婆生的孩子,不计入继承人范畴。
秦献公十一年,周太史儋见秦献公说:“周故与秦国合而别,别五百岁复合,合(七)十七岁而霸王出。”
这里的太史儋,有人说他就是个东周的太史,也有人说他就是老子。但是因为历史一向有记载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学问,这时候孔子都死了一百多年了,老子按道理不可能活这么长时间。但是考虑到老子是道教创始人,长寿也有其可能性。
我个人还是取他不是老子。是另一位很有预见性的史官。至于是不是老子的同族后人就不知道了。说到史官其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工作,历代君主的作为都在他们眼里,所以史官大概是最看惯历史风云、朝代更迭的人了。所以一些历史规律也在他们眼中变得不那么神秘了。
我们看看太史儋说了些什么。他说秦跟周从一体到分开(秦国开国)是五百年,五百年以后,会重新统一为一个国家,统一十七年(也有人说七十七年)后,会有霸王出现。
我们捋一捋。秦国开国是周平王东迁,在公元前770年。五百年后大概是公元前270年,是秦昭王时期,这时期确实是秦国强盛时期,秦昭王也确实是霸主。之后公元前256年,西周东周都被秦国灭掉,九鼎归秦。再过个十年,秦王嬴政继位,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天下。
时间看起来已经相当精确,历史长河里,十几几十年的误差是可以接受的。最低限度讲,大的趋势是对的。要知道这是提前一百多年的预测。那时候可没有什么信息共享,一切都是阅读加观察,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,绝非一般人。
可能也有人讲,他既然知道自己母国周国要灭了,他怎么不采取点什么措施?
知道一件事的发展趋势是一回事,真正影响趋势完全是另一回事。一个史官,他很可能连自己的君主都左右不了(君主也是人,活的,还有极高的权力,周围有大票大票的人哄着他),何况历史大势呢?大势所趋,任何反抗都不过螳臂挡车。想想佛祖释迦摩尼在自己的母国被灭的时候也只能叹息,法力无边也要承认无力回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