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久久小说网 > 八卦史记故事 > 第12章 商朝(一)

第12章 商朝(一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说到商朝,我们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,那就是帝喾。

帝喾娶了不少老婆,正妃姜原生的儿子叫“弃”,后来当了周朝的祖先。

他还有个陈锋氏的老婆生了挚,后来挚被同父异母的弟弟放勋(放勋的母亲是娵訾氏的女儿)也就是尧给夺了权。

帝喾还有个叫“简狄”的妃子,看到一只黑色的鸟生了个蛋,她把蛋吃下去了就怀孕了生了“契”,这个跟帝喾大老婆姜原生“弃”有的一比,“契”也没有继承权,尧的时候不清楚,但是在舜的时代,契辅佐禹治水,并且被舜封在“商”地,同时他还担任了舜时期的“司徒”,被赐姓“子”氏。契因为有很大的功劳,所以在诸侯间有威望,“司徒”做的不错,诸侯也能老实听话。

契去世以后,他的儿子昭明继位,昭明去世后他的儿子相土继位,相土在夏相(就是那个经历后羿和寒浞时代最终被杀死的那个。他儿子就是夏朝的少康)的时候为了训练马匹制作了乘马。

相土去世后,他的儿子昌若继位。昌若去世后,他的儿子曹圉继位。曹圉去世后,他的儿子冥继位,据说冥曾经担任过少康帝的司空。冥去世后,他的儿子振继位。振去世后,他的儿子微继位。微去世后,他的儿子报丁继位。报丁去世后,他的儿子报丙继位。报丙去世后,他的儿子主壬继位。主壬去世后,他的儿子主癸继位。主癸去世后,他的儿子天乙继位,这位天乙就是后世有名的“汤”。

从契到汤,他们这一部落曾经迁都八次,直到汤的时代,他们才回到他们的祖先帝喾的封地来,汤为此写了《帝诰》,(在祭祀的时候)把他们辗转迁都的事情都告诉他们的祖先帝喾。

其实根据契与禹的关系,他们这一支在夏朝稳定的时候可能会得到晋升,扩大自己的属地,甚至被赐予新的更肥沃的领地,或者在没有犯大的错误的时候,继续保有领地。但是一旦夏朝中央有了大的动荡,作为同族(黄帝的后代),不管是看重血缘还是形式所迫,他们更容易偏向商朝而不是后羿或者寒浞。

但是政治没有绝对的同盟,或许某任人领导者与当时的夏朝继位者关系并不那么亲近,他们很可能就要远离政治中心。当然我们不排除当时气候不够好,大家不得不迁移往来,寻找最佳的居住地,毕竟虽然大禹治水取得了很大的成果,但是时间向前推移,河道的淤泥也可能越积越厚。

汤有个大臣也是历史上很有名的,叫做“伊尹”。伊尹的母亲居住在伊水附近,所以伊尹被冠上“伊”这个姓,他的名字叫“挚”,小名叫“阿衡”,“尹”是后来他达到的地位,也就是“相”。

据说伊尹的母亲是一个女奴,父亲是一位奴隶,职业是厨师。这位“阿衡”从小就很聪明,并且勤学上进,虽然出生在“有莘国”(启的后代建立的诸侯国)并且是奴隶,但是他特别喜欢尧舜之道,并且以研究黄帝尧舜禹等英明君主的施政之道而有名,并且当了有莘氏的家庭教师。

汤听说他的名声,几次三番用贵重的礼物去聘请他,但是有莘氏的国王不答应——这么好的人才,我干嘛不自己用?

于是汤就想了个办法,他向有莘氏的国王求娶他的女儿,有莘氏的国王答应了,“阿衡”就作为陪嫁跟了过来——不知道是有莘氏的国王考虑到女儿的幸福自愿退步的呢?还是拗不过女儿的请求?或者干脆阿衡就想办法混进了陪嫁名单,甚至是混进了陪嫁的队伍跑出来了。总之,他跟定了汤,并且还曾借着烹饪的机会向汤讲述做帝王的道理。

还有一种说法,就是阿衡想投靠汤,但是他自己没有路子,就谋划当了有莘氏国王女儿的陪嫁,然后借机向汤表明自己的才华与政治主张,后来被汤重用。

阿衡并没有一直跟在汤的身边,那时候夏桀已经不再那么喜欢妹喜,而是宠爱其他的美人,并把妹喜留在洛河流域。伊尹就通过妹喜得到了很多夏桀的重要消息。妹喜本来就是被夏桀打败的部落贡献出来的,按道理有国仇;夏桀宠爱她过后又抛弃她,又有了家恨,妹喜会背叛他也不足为奇。

那时候汤很有仁德的名气,据说有一次,汤出行看见郊外有个人四面设网捕鸟,并且祈祷说“但愿天下的鸟都从四面八方进到我的网子里来。”汤摘掉了那人三面网,并且祈祷说“如果想往左面逃掉,就往左飞,如果想从右面逃脱,就往右面飞。如果该着命绝与此,那就到网子里来吧。”诸侯听说了这个故事,大家都说:“汤这个人很仁德呀,就连对飞禽走兽都受到他的恩惠。”

但是汤也不是一味的仁慈,他周围有位“葛伯”不好好祭祀鬼神祖先,汤就首先去征讨他。

汤说“我曾经说过,人照一照水就能看见自己的样子(不知道那时候有没有镜子,即便有应该也是极其珍惜的),看一看治下百姓的生活状况就知道诸侯治理国家的水平。”

伊尹说:“对啊,能听得进别人的建议,才能让事情很好的推进实施。作为君主,统治国家百姓,要让好的人都在王宫里做官辅佐你,(这样才能真的像古代英明的帝王一样),努力吧,努力吧。”

汤说葛伯:“你们不听从天命,我将严厉的惩罚你们,绝不宽恕!”汤做了《汤征》。《汤征》的内容我们已经不得而知,但是这件事据说是汤征讨诸侯的开始。

大约由此汤更多地被夏桀重用,后来被怀疑,被囚禁,又被释放。至于是汤在被囚禁期间伊尹与妹喜结交,还是后期汤已经不堪忍受夏桀才令伊尹结交妹喜,甚至更早在被囚禁前就已经结交了,我们不得而知。但是结交领导后院一定有效是可以肯定的。前面后羿寒浞的事也曾证明了这一真理。

汤叛变夏朝也不是一蹴而就,伊尹最开始建议他某一年开始停止贡赋,看看夏桀和周围的反应。桀相当不高兴,就发起号令“起九夷之师伐汤”。伊尹一看。这夏桀还是很有号召力的呀,他就劝汤又恢复了朝贡,同时积极备战。夏桀看汤又老实了,也就罢兵了。

然后呢,过了一段时间,伊尹再次建议汤不要朝贡,结果,夏桀自然又一次不满,起兵攻打汤。但是这时候“九夷之师不起”夏桀调动不了周围的诸侯了。

说到调动诸侯兵力,我们可以想象一下,根据当时的生产力状况、路况、粮食产量、人均寿命,凑齐几百几千人长途跋涉,牵涉的绝不是一点半点。而诸侯听宗主国的话,是义务。很可能要自己带兵,带车,带粮,小一点的国,自己领土内的百姓可能就要吃不上饭,而随地取食要要看当地百姓的承受能力——一个万把人的国,一千名士兵征粮过去后不知就要饿死多少,以致盗贼四起,民不聊生。

而宗主国天子能补偿追随者的大约就是叛逆者被打败了,拿战利品的财产奴隶赏赐,或者拿背叛的诸侯国的部分领土、财产来酬谢。说到底,不管对谁来说,打仗都是伤筋动骨的事。

当时夏桀的另外一个诸侯国昆吾氏也叛乱,汤就趁势带领诸侯攻打昆吾氏——我们不知道是不是汤和桀达成了某种协议,比如说你替我去把昆吾氏镇压掉,我可以不征收你这一年或者以后若干年的贡赋,或者你可以把昆吾氏的国库拿光,但是每年给我多少朝贡。总之,汤自己也拿起斧钺去攻打叛变夏桀的昆吾氏。

打完了昆吾氏,汤就召集人手说:“来,你们大家都过来听我说,不是我这个人敢于兴兵作乱,是夏桀他是在犯下了太多的罪行,(让人忍无可忍)。我虽然也听你们说过,说夏桀有罪,(但是他是天子啊,上天选定的,我们敬畏天地神明,所以不能去攻打夏桀。)但是现在,夏桀这么多罪孽,是上天要(借我的手)杀死他。今天你们这些人或许要说‘我们的国君不体谅我们,不让我们去发展生产,抛开农事不管,去要去打仗。’你们或许还要说‘就算夏王有罪,我们(做臣子属国的)能怎么办?’。夏王(君臣)增派徭役,耗费民力,又横征暴敛掠夺财富,百姓(与诸侯)不堪重负,消极怠工,大家都诅咒夏桀‘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才毁灭,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。’夏王的德行这么败坏了,我是一定要去征讨他的。现在向你们能和我一起联合起来去实施上天降下来的对夏王的惩罚,我会重重的奖赏你们。你们不要怀疑,我说话不会不算数。但是如果你们不听我的话,我会重重的惩罚你们,绝不宽恕!”

这跟当初夏启征伐有扈氏时的演讲内容很像——奉天之命,且奖罚分明。其实后代多少政治家,甚至乱臣贼子都是号称天命所归。汤把这些话传达给全军上下,这就是《汤誓》所记载的内容。因为当时汤说自己“我很勇武”,所以汤号称武王。

夏桀在有娀氏的旧地被汤打败,奔逃到鸣条,夏军崩溃。不久夏桀很后悔当初没有杀死汤,悔病交加,死在南巢之山,《史记》记载夏桀的一个叫“淳维”的儿子,向北逃跑,建立了匈奴政权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